提升公众认知: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走进大召—乃春庙保护工程现场
为配合“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宣传,提升公众对于博物馆、文化遗产的认知。5月18日上午,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的支持和呼和浩特大召相关领导的配合下,内蒙古蒙文盛文物保护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大学草原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联合开展了“走进大召—乃春庙维修现场”活动。来自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的四十多名师生走进古建筑维修现场,实践感受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面对公众进行文物保护的普及性宣传教育,以学生为先行对象,逐步扩大宣传对象,是蒙文盛文物保护有限公司文物保护宣传活动的第一步。在本次活动中,呼市博物馆的康主任就乃春庙的壁画保护,细致有序的为同学们讲解了壁画保护的修复工艺、保护发展;建筑维修专业人员对乃春庙的建筑结构、维修方法进行现场解说,带队老师对大召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做了进一步介绍。同时蒙文盛文物保护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也为学生们介绍了大召乃春庙文物本体保护维修工程实施情况,并就古建筑保护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
文物保护工程作为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挽救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的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使许多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和延续。蒙文盛文物保护有限公司通过“大召—乃春庙”维修工地作为文物保护工程过程展示的一个平台,秉承文物保护理念,以实际行动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在文物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开放施工现场,让公众实际了解文物工程的施工工艺、构件名称和修缮方法,让公众实践参与文物保护工程,提升了公众的古建筑知识水平,让公众更直观地了解文物保护工程,增强了对文物保护工作的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以及对于文物保护的责任感。
文物保护工程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社会,服务公众,在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的同时接受其监督,以收到良好的保护宣传效果。